Cancer:G蛋白基因多态性改变与膀胱癌患者生存期有关
2013年3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新的分析研究发现一个特定的细胞信号通路基因的改变与膀胱癌风险,复发,病情恶化,患者的生存有关。 相关结果公布在Cancer杂志上,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提高膀胱癌的筛查和治疗。G-蛋白信号(RGS)途径对各种细胞过程是很重要的,并且与多种癌症有关联。
Science:同期两篇文章揭示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与功能研究突破性进展
3月21日,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同期发表两篇在线文章,介绍了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课题组、蒋华良课题组、美国Scripps研究所Ray Stevens课题组、北卡罗那大学(UNC -Chapel Hill)Bryan Roth课题组的联合研究成果。该项研究成功解析了五羟色胺受体1B及2B的两个亚型晶体结构,从而突破了长期以来五羟色胺受体家族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困境。
PLoS Genetics :水稻G蛋白介导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新机制
虽然异三聚体鸟嘌呤核苷结合蛋白(简称G蛋白)复合体是真核细胞中保守的一类重要信号转导分子,但是它们在植物如何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有待阐明。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水稻G蛋白α亚基RGA1(D1)参与了油菜素内酯(BR)介导的信号响应途径,但是究竟D1如何介导BR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
PNAS:高福等成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唾液酸识别机制研究获进展
成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α和β(paired immunoGlobulin-like type 2 receptor α/β, PILRα/PILRβ)是参与先天免疫调控的重要表面分子,在不同的物种中高度保守。两种分子均在胞外“暴露”相似的单个免疫球蛋白样结
Nature: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多巴胺 D2受体通过调控aB-晶状体蛋白抑制神经炎症反应
12月16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嘉伟研究员课题组的题为“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多巴胺 D2受体通过调控aB-晶状体蛋白抑制神经炎症反应”的论文,展示了他们在神经炎症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Cell Research:朱学良研究组揭示细胞对错误折叠的G蛋白三聚体β亚基的处理方式
3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朱学良组的研究论文“Misfolded Gβ is recruited to cytoplasmic dynein by Nudel for efficient clearance”。 G蛋白三聚体是G蛋白偶联受体(GPCR)信号通路中的重要分子,由a、b和G三个亚基构成。
Cancer Res:雌激素受体D538G突变诱发乳腺癌耐药
PNAS:胆固醇可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
2012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是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和布莱恩·科比尔卡(Brian K. Kobilka),他们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奖。 其中Brian K. Kobilka现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受聘清华大学“客座教授”,目前已完成在清华大学医学院实验室的建立,并已开始指导博士生和博士后。
Nature:详细揭示脑蛋白神经降压素受体的三维结构图
2012年10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员首次详细地描述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如何与它的受体相互作用,其中神经降压素是一种调节大脑中神经细胞活性的神经肽激素。他们的研究提示着这种神经肽激素利用一种新的结合机制来激活一类被称作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GPCR)的受体。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期刊登在Nature期刊上。
J Experi Med:G蛋白可以调节血管的重塑过程
2012年11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平滑肌细胞对胞外环境改变做出反应的信号路径的最新研究结果,血管根据其外部的环境会做出动态的变化,其通常会适应营养通透性,收缩性甚至形状可变性。